王全福的金蛋廠剛上了紙箱生產線,金蛋包裝的紙箱自己生產,不用再去購買紙箱了。
說起金蛋,每個人都能想到在開業現場、活動慶典中以“砸金蛋”的方式進行抽獎。卻很多人不知道是,在全國每10枚金蛋中..." />
說起金蛋,每個人都能想到在開業現場、活動慶典中以“砸金蛋”的方式進行抽獎。卻很多人不知道是,在全國每10枚金蛋中,就有7、8枚產自費縣上冶鎮水湖村,整個村年產值可達3個億。因此,水湖村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金蛋村”。
在水湖村,幾乎每家每戶都生產金蛋,在所有金蛋生產商中,由殘疾人王全福創辦的福全福工藝品廠,憑借著每天銷售金蛋1萬多個,成為水湖村規模最大的金蛋生產商。
今年61歲的王全福,在1998年因為收割莊稼摔傷右腿造成殘疾,僅治療就花光了家里的積蓄。由于行動不便,王全福就在村上開了一家雜貨店維持生計。2014年,因為家中變故,又背上了30萬負債。當時,被債務壓得喘不過氣的王全福毅然瞄準了石膏“金蛋”生意。
“我們這祖祖輩輩跟石膏打交道,這個成本很低,技術也簡單,我就到了鎮上的信用社貸了7萬塊錢想試一試。”王全福說, 起初,他廠子很小,一共只有十來個人,而且由于缺少銷售經驗,金蛋也很難銷售。
但經過慢慢摸索,王全福找到了門道,他利用淘寶上、阿里巴巴等電商銷售金蛋,不僅拓寬了銷售渠道,也成為了當時水湖村做電商的先行者。僅僅在2014年一年的時間,王全福不僅還上了所有外債,還把公司規模擴大,建起了新廠房。 2015年王全福淘寶店擴大到8家,一年便掙了100萬。
同村的村民看到王全福的淘寶店是越來越火,原本都不看好的電商生意成了香餑餑。在王全福的帶動下,水湖村的金蛋插上了電商的翅膀。 據村里的負責人介紹,當前村上基本家家戶戶做“金蛋”,年銷售可達9億枚。
在自己脫貧致富后,身為殘疾人的王全福深知殘疾人生活的不易,他大力吸納本地殘疾人來廠就業或領料加工,送料到家,取貨上門。并把殘聯每年給的5萬元扶持資金全部用于高價回收殘疾工人的半成品,每個多2分錢,積少成多也是筆不小的費用。
如今,王全福的廠里共有60多名員工,其中殘疾人以及貧困戶共有30余人,人均月收入均在3000以上,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與此同時,王全福的福傳福工藝品廠榮獲市級殘疾人就業扶貧優秀基地稱號。
臨報融媒記者 尹召功 廖杰 來源:瑯琊新聞網 編輯:劉玉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