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涵養方得其利,珍護方能常清。近年來,臨沂費縣高度重視我市第二水源地的保護區域保護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問題,高標準履行保水責任,科學施策,多措并舉,對許家崖水庫實施了綜合污染治理及水生態環境保護,確保我市第二水源地水質安全。
據了解,許家崖水庫控制流域面積580平方公里,費縣境內流域240平方公里,水面面積22.2平方公里,總庫容2.929億立方米,周邊涉及5個鄉鎮、50多個行政村,是費縣飲用水水源地,臨沂市第二水源地。過去隨著國家放開水庫多種經營,發展網箱養魚如火如荼,水庫水體富養化嚴重,加上周邊居民水退人進的耕作模式,水庫沿岸植被稀少,面源污染較為嚴重。隨著水資源日漸枯竭和人民群眾對飲水安全的關注,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水源地區域保水護水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問題,高標準履行保水責任,科學施策,多措并舉,對許家崖水庫實施了綜合污染治理及水生態環境保護。
2011年以來,縣政府組織公安、水管處、環保、綜合執法等相關部門聯合對水庫污染項目進行了綜合治理,清理網箱12123多箱,采砂船只48艘,飯店13家,非法建筑35間,加大水域監察力度,嚴格控制污染,從源頭上得到了有效治理,水質有了明顯的改善。
隨著水庫周邊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產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廢水及面源污染,水體面臨污染的風險逐年加大。為提高水生態保護水平、穩定水庫水質,2017年,費縣采取“政府主導、專業管理、協調監管、市場運營”的ppp建設模式,投資2.94億元,由許家崖水庫管理處牽頭,與發改、財政、環保、自然資源和規劃及周邊鄉鎮(街道)組成專班實施了許家崖水庫水源地生態保護工程。項目從前期準入、投融資、建設、運營維護、移交等全方位、全流程進行監管,實行嚴格的績效考評,優質高效地推動了項目順利開展,高標準完成了隔離防護網、警示標識、水源涵養林、植草修復、庫濱帶植物種植、人工表流濕地、小流域綜合治理、村居污染源綜合治理等工程。水庫周邊植被覆蓋率達到43.9%,比工程實施前增加了34.9%,從上游河道至水庫沿岸區域形成了健康完整的生態系統,通過生態攔截處理和生物技術凈化等措施,達到了凈化水質目標。
現在的許家崖水庫,水清湖晏、杉柳成林、蘆葦蕩蕩、鷗鷺成群,這是縣委、縣政府貫徹落實“兩山”理論的具體實踐,是保障民生的重要基礎,是確保費縣、臨沂飲用水安全的必然要求。隨著《臨沂市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條例》實施和水資源保護工作深入開展,一幅人水相親、人水和諧、人水共榮的美好藍圖正在這泓清水間鋪展開來。
臨報融媒記者 羅志強 通訊員 高云野 閆衛賓
來源:瑯琊新聞網 編輯: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