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為認真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政策要求以及總、省行關于“三農”領域金融服務的戰略部署,臨沂分行充分發揮工行綜合化金融服務等方面的優勢,努力打造金融改革創新模式,加大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領域,取得良好效果。截至10月末,涉農貸款余額101.43億元,較年初增加11.92億元。普惠型涉農貸款余額16.35億元,較年初增加4.38億元,增速36.56%,高于各項貸款增速20.21個百分點,系統內全省排名第四。
打造金融產品創新服務新實力
今年以來,該行積極推出適用于不同企業創業的金融產品,做到精準服務,為創辦小微企業經營的企業主,積極推出輕資產無抵押方式的融資品種科技貸及小微企業網貸通,極大地支持和解決了首次創業的小微企業主資金困難。
發揮線上操作優勢,持續做好e抵快貸營銷。e抵快貸產品開辦以來,因辦理速度快、使用靈活、利率優惠、全線上操作,受到普惠客戶的歡迎。截至10月末,已累計發放30億元,支持個體工商戶及小企業3800多戶,帶動農村就業人口10多萬人。同時,依托總行各類融資場景,穩步推進涉農經營快貸業務。對總行推薦的涉農類企業白名單及時對接,充分運用我行結算貸、稅務貸、跨境貸、用工貸、政采貸、科創貸等產品進行匹配發放。
繼續做強個人商用車貸款。臨沂作為全國聞名的物流交易批發中心、物流分撥中心、電商集聚中心和“一帶一路”國際商貿高地。商城帶動了臨沂物流業的快速發展,也帶動了個人商用車的發展,2019年商用車保有量在60萬輛以上,帶動了更多農民發家致富。個人商用車貸款業務成為一項特色產品,截至10月末個人商用車貸款余額7.65億元,系統內全國排名第一。
圍繞核心企業開展線上供應鏈業務。依托核心企業天元建設集團、金鑼肉制品、沂蒙老區酒業、史丹利農業集團、山東臨工等辦理上下游供應鏈融資業務。與此同時,線下網貸通繼續發力。充分發揮我行傳統網貸通隨借隨還優勢,對優質小企業加大支持力度。
工行臨沂蘭山支行積極響應推廣普惠金融和農民工工資代發業務
打贏惠農貸業務發展創新新路子
為促進普惠金融業務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更好地服務“三農”客戶,臨沂分行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上級行的各項惠農政策,始終將工行普惠金融發展戰略與踐行社會責任、助力地方現代農業發展相結合,積極開展普惠貸款創新營銷,利用惠農貸產品重點營銷優質客戶,取得重大突破。
圍繞“一縣一品”創新制定特色方案。重點是沂南鞋業、沂水食品、費縣板材、平邑金銀花、臨沭及郯城柳編、蒙陰果品、蘭陵蔬菜加工、莒南石材等,通過與省農擔合作創新,落實全線上擔保操作,加大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支持力度。以蘭陵蔬菜為重點示范產業,帶動全市其他縣域行發展。
臨沂共有專業批發市場134處,2019年臨沂商城市場交易額突破5500億元、物流總額突破8000億元、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3000億元。商城內就業人員多為農民進城務工人員,商城的不斷發展帶動了更多農村人就業。臨沂做為物流之都,交易雙方都有著不同的融資需求,金融服務的潛在需求巨大。依托大型物流公司的交易平臺,創新服務方案,為交易雙方提供金融服務,以點帶面突破臨沂商城。
打響互聯網金融特色品牌影響力
依托“融e購、融e聯和融e行”三大互聯網金融平臺,憑借支付、融資、投資理財三大產品線的優勢,通過宣傳提升鄉村市場對工行普惠金融產品、業務和品牌的認知度,從而增強工行互聯網金融品牌的影響力。
一是因地制宜,明確方向。該行不斷探索個人領域互聯網精準扶貧新模式,持續做好金融扶貧業務推動、營銷拓展、業務創新,充分利用融e購電商平臺,精心策劃專項活動,創新扶貧模式,促進貧困地區特色產品銷售、特色資源開發。
二是發揮優勢,組織網點推廣。充分利用省行配發的扶貧電子券,組織網點進行全面推廣,不斷豐富和拓展扶貧產品營銷模式,搭建網點扶貧專區,采用O2O網點現場提貨和遠程快遞相結合的方式,向網點到店客戶推薦購買。
三是廣泛動員,共同參與扶貧。在市行辦公室、工會的大力配合下,積極響應總省行號召,利用工會經費為全行員工統一購買扶貧商品,發動員工積極購買扶貧產品,取得良好效果。同時,建立銀企扶貧聯盟,統籌多方資源,對轄內重點商戶進行調研,發展扶貧縣商品經銷商,實現購買扶貧縣600余萬元扶貧商品在本地轉銷。
工行臨沂市中支行營業部主任劉麗接到自購的湖北特色農產品后,向身邊的同志們宣傳和展示
打通普惠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
依托工行互聯網金融優勢,該行積極打造線上與線下互聯網金融服務模式,實現金融服務緊密融入百姓“衣食住行游”生活中,打通普惠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
提升貧困地區普惠金融服務水平。將不斷優化貧困地區網點建設布局,加大自助機具投放力度。同時,充分發揮“融e購”電商平臺優勢,積極推進貧困地區電商、企業、貧困戶三方合作,通過多種措施幫助貧困地區優質企業擴大銷售渠道,將優質農產品和當地特色旅游資源推向市場。
做好縣域機構信貸業務發展。開展包括大型農機具抵押、動產質押、倉單和應收款質押等新型信貸業務;開展包括動產質押、倉單和應收款質押等新型信貸業務;健全為農業產業龍頭企業的服務模式,優先發展供應鏈融資業務。與此同時,還積極支持貼近“三農”的縣域機構信貸業務發展,突出重點,制定轄內重點縣行信貸資源配置計劃,向現代農業較發達的重點縣傾斜。
持續做好扶貧宣傳工作。通過開展“送金融知識下鄉”、“金融知識進萬家”等活動,加大貧困地區金融知識普及力度,切實提高貧困地區消費者金融知識水平、風險防范意識和識假防騙能力。(梁克水、王明亮)
來源:瑯琊新聞網 編輯:逸飛